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
“咱们村的‘斜塔’正了!”11月25日上午,在儋州市白马井镇藤根村,该村党支部副书记符国贤带着海南日报记者走到村北部,一座古塔撞入眼帘,塔身上刻着“文峰塔”3个字。
抬头望去,塔身笔直,形似一支巨椽大笔,高12层。“文峰塔这么直,为啥称‘斜塔’呀?”面对记者的疑惑,符国贤拿出手机找出一张多年前的塔身照片,“你看,塔倾斜,一目了然。”
斜塔怎么“扶正”?事情得从今年4月说起,当时,藤根河生态治理项目启动,河道旁就立着这座文峰塔。藤根河生态治理项目负责人李凯说,不少村民找到他,希望项目部首先对古塔进行修复,保护好村里的“宝塔”。
▲11月7日,藤根河生态治理项目施工现场,多台挖掘机正在紧张作业,综合服务中心、儿童区、河道护岸、净水台阶、栈道基础等施工同步进行,工地上一片繁忙景象。
查询史料文献后,李凯了解到,古塔是儋州市级重点保护文物,始建于1897年,是当地村民为纪念该村举人符焕章集资而立,起名“文峰塔”,寓意为期盼村中英才辈出、文脉登峰。
历经百余年时光,文峰塔在一代代藤根村民的悉心守护下,至今屹立不倒。但由于塔紧邻藤根河,该河和海连通,涨潮时海水倒灌,淹没塔底部,经过长期冲刷,地基慢慢沉降,塔身逐渐倾斜,终成“斜塔”。
为了响应村民的提议,李凯将古塔修复列为藤根河生态治理项目重点工程。“对塔进行全面‘体检’后,我们发现,倾斜的直接原因是塔基不规则沉降,间接原因是距离河道过近,地基过低,易受水体侵蚀。”藤根河生态治理项目部副总工程师刘冠群说,经过多轮专家评审、相关部门审批等程序后,文峰塔修复工程开始动工。
翻拍白马井镇藤根河湿地公园效果图。
项目部对症下药,在不破坏文物本体的前提下,不改变塔的位置,将地基由原先堆积的碎石块改为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并把地基抬高1.5米;为了减少海水浸泡侵蚀造成的不均匀沉降,在混凝土承台基础上增加了9根灌注桩,以确保塔身的稳定性,同时还为古塔设置了防护栏。由于塔身主要由火山岩石块拼接而成,年久失修,少部分石块间缝隙变大,项目部也用适量的三合土进行“缝合”,“斜塔”终变笔直。
目前,文峰塔修复项目全面完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说,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李凯说,项目部坚持修旧如旧、最小干预的原则,科学修复保护好文物,让这座百年古塔焕发新活力。
“我们还以塔为核心,规划建设文峰塔广场,面积约1700平方米,计划明年初完工。”李凯说,这既能为村民提供公共休闲场所,还能“拉近”人们和古塔的距离,让群众更好地感受古塔背后的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