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促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雪茄品鉴会、雪茄文化主题展、雪茄之夜音乐会……这几天,儋州海花岛旅游度假区热闹非凡,众多雪茄文化爱好者聚集于此,欢度2022第十届(儋州)雪茄文化旅游节。
同一时期,在海口,2022“千里传骑”环海南岛骑行接力挑战赛启动,一场极具挑战的环岛骑行拉开序幕;在五指山,“锦·无界2022雨林精灵时装秀”上演,为观众带来一抹琼岛民族时尚风情;在三亚,“In三亚 Fun肆Go”主题系列市集活动举办,让更多市民游客看见活力三亚……近一个月,我省各地开展了百余场文化旅游体育活动,在绿水青山、鸟语花香、诗和远方中,带领市民游客“邂逅”海南景色之美、文化之美。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我们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工作指明了方向。”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副厅长刘成表示,海南将充分开发利用好全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打响“阳光海南度假天堂”品牌形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当前,我省正打造全域旅游示范省,着力形成“处处有旅游、时时可旅游、行行加旅游、人人享旅游”的新格局。刘成介绍,在推进旅游文化融合过程中,我省重点推动海口观澜湖、琼海博鳌东屿岛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大力推动三亚海昌梦幻海洋不夜城、海口市观澜湖新城、三亚千古情3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提质升级,丰富文化演出市场,拉动消费。
听一曲原汁原味的儋州调声,观一场精彩绝伦的琼剧折子戏,再自己动手纺织一张黎锦……在海南游玩,不仅有“吃住行游购娱”,这些难忘的非遗体验,也成为游客美好的旅行记忆。
据了解,海南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32项、省级非遗项目80项、县市级非遗项目300多项。在文旅融合大背景下,我省各地在挖掘非遗项目内涵、讲好非遗背后故事、传承非遗项目基因等方面积极探索,不断扩大海南非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刘成介绍,下一步,海南将大力推动旅游文化融合发展,擦亮特色旅游文化名片。一是提升海南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力度,探索以黎锦为代表的非遗海南传统手工业产品化、市场化。二是深入挖掘历史名人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三是擦亮红色文化资源名片,打造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发挥海南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
兰花香飘致富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村庄产业散、规模小,村集体经济薄弱,带动效应不强,怎么办?东方市的答案是,整合资源,“抱团”发展。
11月24日,走进位于东方市东河镇旧村的海南兴玖农艺有限公司兰花种植大棚里,村民符文凤正忙着修剪枝条、选花挑花、装箱等。打包装箱好的700多株兰花,被搬上大卡车,运往广东销售。
“我们公司的兰花从10月底开始上市,仅1个月已收入15万元!” 海南兴玖农艺有限公司负责人、东河镇旧村党支部书记符贵民高兴地说。与其他公司不同的是,这家公司是由东河镇旧村、东新村、东方村、佳西村、西方村5个村联合成立的,主要发展兰花等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东河镇旧村是一个黎族村庄,曾经是贫困村,共521户2180人,村民依靠种植芒果和外出打零工为生,村集体经济缺乏主导产业。旧村驻村第一书记乔梁去年3月驻村后,便注意到了这一问题。乔梁说:“乡村振兴的基础在于产业振兴,壮大村集体经济至关重要。”
今年3月初,东河镇开展“东河夜话”研讨会,组织各村驻村第一书记畅谈乡村发展。东新村、东方村、佳西村、西方村面临着与旧村同样的发展问题。会上,这5个村的驻村第一书记一拍即合,准备整合人、财、力等资源,突破村域限制,“抱团”发展。
从单打独斗,变成“抱团”发展。怎么管理,发展什么产业,如何保证销售,产业落在哪个村,收入怎么分……这些问题,都是跨村发展所要解决的。经过商量,5个村共同出资成立了海南兴玖农艺有限公司。同时,5个村还成立了“抓党建促振兴联盟”,村党支部书记和驻村第一书记为成员,进一步凝聚力量,统一管理,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该发展什么产业?大家一开始犹豫不决。“抓党建促振兴联盟”便组织了一次主题党日活动,邀请村里的党员、村民代表以及致富带头人,前往海口、文昌、临高等市县实地考察产业,最终结合东方种植条件、市场前景及收益,选定了兰花产业和凤梨产业。
“为了保障产业能持续发展,我们邀请龙头企业和资深合作社进村考察,因地制宜确定产业落在哪个村。并与他们签订技工培训、种苗采购和辅助销售等协议,保证‘扶上马、送一程’。”乔梁说,其中,兰花产业落在了旧村,凤梨产业落在了西方村,今年3月就搭棚建基地,当前共种植兰花约70亩,凤梨约30亩,“这两个产业基地已累计吸纳了4500多人次务工。基地所得收入将根据入股资金比例来分给各村,牵手迈向共富。”
“以前我闲置家中,现在村里有了这个产业,我来务工,每月有3000元收入,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村民符文凤说。
“就兰花来说,明年预计会有500万元至600万元收入。”符贵民说,“刚刚收入的15万元,旧村可得5万元,这些钱将全部用于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事业,造福村民。”
专家义诊暖人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
近日,由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牵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海南医院、博鳌超级医院、博鳌一龄生命养护中心组成的医疗队奔赴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举行知名专家公益义诊活动。
当天上午9时,空气微凉,不少群众来到了保亭县城七仙广场上,等候来此义诊的乐城先行区的医生们。
义诊项目丰富,有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神经变性疾病、胃炎、肠道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病等疾病筛查以及把脉、推拿、针灸等“一站式健康服务”。
年近花甲的李女士患糖尿病多年,得知乐城先行区专家们前来义诊的消息,便早早来到现场。“阿姨,您要注意饮食,适当运动。”查看李女士的检查结果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海南医院消化科医生李为光耐心为其提出建议。
活动中,前来检查咨询的居民络绎不绝。在博鳌超级医院国际眼视光眼科中心郭莉莉跟前,队伍逐渐热闹起来。郭莉莉给前来就诊的群众进行眼部检查。附近居民陈先生检查完眼睛后说:“最近用眼过度,眼睛有点看不清楚,本来计划要去医院做个检查,现在义诊来到‘家门口’,太方便了,这实事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短短一上午,前来就诊咨询的当地居民达100多名。活动现场,乐城先行区管理局还向保亭捐赠了150份乐城全球特药险,让当地群众享受优质医疗保障。
据悉,此前乐城先行区已多次组织医护人员走进五指山市番阳镇番阳村、琼海市阳江镇岭下村等地开展义诊,致力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意识,掌握实用的健康生活常识和专科防病知识,培养群众正确的就医理念。
乐城先行区管理局医疗发展处处长吕惠表示,乐城先行区义诊活动将持续走深走实,让更多优质医疗下沉到基层,引导广大居民提升预防大于治疗的健康意识,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不断提升海南百姓的健康水平,助力乡村振兴建设。
文物“斜塔”扶正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
“咱们村的‘斜塔’正了!”11月25日上午,在儋州市白马井镇藤根村,该村党支部副书记符国贤带着海南日报记者走到村北部,一座古塔撞入眼帘,塔身上刻着“文峰塔”3个字。
抬头望去,塔身笔直,形似一支巨椽大笔,高12层。“文峰塔这么直,为啥称‘斜塔’呀?”面对记者的疑惑,符国贤拿出手机找出一张多年前的塔身照片,“你看,塔倾斜,一目了然。”
斜塔怎么“扶正”?事情得从今年4月说起,当时,藤根河生态治理项目启动,河道旁就立着这座文峰塔。藤根河生态治理项目负责人李凯说,不少村民找到他,希望项目部首先对古塔进行修复,保护好村里的“宝塔”。
查询史料文献后,李凯了解到,古塔是儋州市级重点保护文物,始建于1897年,是当地村民为纪念该村举人符焕章集资而立,起名“文峰塔”,寓意为期盼村中英才辈出、文脉登峰。
历经百余年时光,文峰塔在一代代藤根村民的悉心守护下,至今屹立不倒。但由于塔紧邻藤根河,该河和海连通,涨潮时海水倒灌,淹没塔底部,经过长期冲刷,地基慢慢沉降,塔身逐渐倾斜,终成“斜塔”。
为了响应村民的提议,李凯将古塔修复列为藤根河生态治理项目重点工程。“对塔进行全面‘体检’后,我们发现,倾斜的直接原因是塔基不规则沉降,间接原因是距离河道过近,地基过低,易受水体侵蚀。”藤根河生态治理项目部副总工程师刘冠群说,经过多轮专家评审、相关部门审批等程序后,文峰塔修复工程开始动工。
项目部对症下药,在不破坏文物本体的前提下,不改变塔的位置,将地基由原先堆积的碎石块改为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并把地基抬高1.5米;为了减少海水浸泡侵蚀造成的不均匀沉降,在混凝土承台基础上增加了9根灌注桩,以确保塔身的稳定性,同时还为古塔设置了防护栏。由于塔身主要由火山岩石块拼接而成,年久失修,少部分石块间缝隙变大,项目部也用适量的三合土进行“缝合”,“斜塔”终变笔直。
目前,文峰塔修复项目全面完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说,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李凯说,项目部坚持修旧如旧、最小干预的原则,科学修复保护好文物,让这座百年古塔焕发新活力。
“我们还以塔为核心,规划建设文峰塔广场,面积约1700平方米,计划明年初完工。”李凯说,这既能为村民提供公共休闲场所,还能“拉近”人们和古塔的距离,让群众更好地感受古塔背后的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