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如何养生?中医钟军华:注意预防腹泻、感冒等5种疾病 饮食宜减甘增辛 少吃发物

2023-04-06 10:57

来源:南海网 作者: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4月5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节气。清明时节,生气旺盛,万物复苏,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祭扫的好时节。清明时节应如何养生?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钟军华建议,清明节保持良好的情志,切莫悲伤过度;注意预防腹泻、感冒等5种疾病;饮食宜减甘增辛,少吃发物。

  保持良好的情志,切莫悲伤过度

  清明节是重要的祭祀节日,通过祭祖和扫墓活动来缅怀先人,寄托哀思。“当看到亲人的墓碑,许多人难免睹物思人,悲痛万分。”钟军华表示,春季又是多种精神疾病的高发期,再加上清明扫墓容易使人情绪低落、抑郁,诱发精神疾病。因此,清明前后不要过于悲伤,要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舒畅的心情。

  其中,清明节气起床之后,不必急于梳洗,在庭院中,或者房间客厅信步漫行,舒缓形体,以使神志随着春气而舒畅怡然。需要注意的是,清明节气期间海南气温虽大幅回升,但早晨、半夜气温仍可能稍有凉意,加之人体肌表腠理开始变得疏松,对于外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所以,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决定衣物的增减,若身感凉意时,还需穿上薄外套,注意防寒保暖,以助人体生发,抵御外邪侵袭。

  户外踏青适当运动

  清明节又称为踏青节,此时阳气升发,万物生长,百花齐放,可以结合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健身运动方式。钟军华建议,可以到户外踏青,后者到空气清新之处进行打球、跑步、练拳、做操等锻炼。其中,老年人运动不可过激,活动时心率不宜超过105次/分,呼吸不宜超过24次/分,故可以选择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具有保健养生功效的运动方式。

  饮食宜减甘增辛,少吃发物

  中医认为,体内肝气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常言道,过犹不及,如果肝气过旺,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还可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对此,钟军华建议,在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辛,少吃发物。所谓“发物”,从中医角度上是指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品,如海鱼、海虾、海蟹、咸菜、竹笋、毛笋、羊肉、公鸡等,这些发物应少吃或忌吃。清明时节饮食宜温,多进食蔬菜水果,尤其是时令蔬菜,宜食物有粳米、芝麻、花生、赤小豆、糯米、鹌鹑、鹅肉、蚌肉、螺蛳、鸡蛋、韭菜、芫茜、莴笋、淮山、苹果、橘、马蹄、梨、桃、樱桃等。饮食须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

  注意预防腹泻、感冒、过敏等5种疾病

  钟军华表示,中医养生讲究顺应气候环境,使人体五脏的生理活动适应四时阴阳变化,保持人体的功能协调,避邪防病,保健延衰。其中,注意预防以下5种疾病:

  1.防腹泻

  清明时节天气回暖,万物复苏,细菌、病毒滋生,所以出现腹泻的几率很高,因此饮食上需要注意卫生。踏青和祭祀期间应多喝水,要注意摄取充足的维生素B、C和微量元素,可适当食用比如小白菜、油菜、胡萝卜等。另外还可多食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比如蛋黄和豆类等。

  2.防感冒

  清明时节乍暖还寒,细菌、病毒容易滋生,如果这个时候出门不注意保暖,很容易引起感冒。清明时节外出游玩的时候,应带上备穿的衣服以及感冒药,遇到不适时,应该及时治疗,不要影响到节后的工作生活。

  3.防心脑血管病

  天气的多变再加上清明扫墓容易使人悲伤、心情不好、情绪低落,可能会导致和加重一些心脑血管患者的症状。因此,建议有心脑血管疾病、血压偏高的人更要注意不要过度劳累或伤心,要多提醒自己稳定情绪,扫墓时最好有亲人陪伴。

  4.防情绪病

  由于清明前后天气忽冷忽热,因此精神疾病、皮肤过敏患者明显增多,同样也成为抑郁、焦虑等精神疾患的高发期。因此,各位朋友,一定要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

  5.防过敏

  春季春暖花开,空气中的花粉增多,是过敏性疾病的多发期。清明踏春,体质较差、以前有过敏史的人一定要提前防备,远离过敏原;不要轻易接触野外的花草,还要防止昆虫叮咬和划伤。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