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全国“一县一品”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名单中 保亭成功入选

2023-03-22 15:05

来源:南海网 作者:生

  近日,国家乡村振兴局发布了第一批全国“一县一品”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名单,其中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黎族传统纺染织绣入选。

  近年来,保亭认真贯彻实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关政策,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基本方针,全力挖掘、抢救、保护和传承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黎族钻木取火技艺和黎族传统竹木器乐等非遗项目,同时重点进行开发利用,让优秀文化遗产融入文化旅游业,促进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美乡村建设。

  聚力非遗“硬背景” 持续发力完善硬件设施

  保亭文化馆是国家二级馆,馆内有非遗陈列馆,2016年建成保亭数字文化馆。其中,非遗陈列馆共展出实物208件,文字介绍1万多字。

  2013年起,保亭先后在保城镇番道村建成黎锦技艺传习馆、什玲镇什磨村建成什玲镇黎族竹木器乐传习所。保亭成立了多个黎锦工艺合作社,共有社员百余人。保亭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设立生产性非遗保护展示基地,其中黎锦展区内含多件精美的黎锦产品,该景区被列为“国家级生产性非遗保护基地”。2018年2月,海南保亭传统工艺工作站在文化馆二楼正式“落地”,工作站“落地”后开展了多项培训和活动,“整活”了保亭非遗,提升了非遗传承人的业务水平,助力保亭黎锦走入大众视野,提高居民的收入。

  量体裁衣 积极开展非遗保护行动

  保亭一是积极申报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2017年10月,保亭组织专家在本地展开深入调查研究,形成了《关于申报海南省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报告》等内容,并实地拍摄、制作录像片《共享文化生态惠及百姓生活》,保亭也于2018年7月被划入海南岛中南部少数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二是健全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及传承机制,保亭认真贯彻国家非遗法,明确责任、规范管理,保护好、传承好非遗项目,为非遗传承人提供学习平台,目前,保亭列入非遗的项目有21项,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4项,省级3项,县级14项;非遗传习馆1家,传习所2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06名。

  合理使用专项资金 为非遗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保亭认真落实符合实际的“非遗保护工程实施方案”,依法把非遗保护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非遗工作正常开展。保亭积极争取国家、省、县非遗保护工作专项资金,用于非遗重大项目的研究、资料整理与实物收集、传承人与传承单位的补贴等,出版了《黎族竹木器乐》《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汇编》《保亭非遗研究丛书》等书籍,供各学校实践课教学之用;同时联合社会力量,引入国内知名品牌广州红谷皮具有限公司,研发打造“保亭礼物”特色黎锦主题文创系列产品24组、74件,帮助当地传统工艺工坊、合作社和传统黎锦从业者解决创新工艺难题。

  以宣传为抓手 让非遗走入大众视野

  保亭积极利用线上线下宣传平台,对非遗项目及其保护工作进行宣传。与此同时,保亭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系列交流活动,在保亭三道中学设立黎族竹木器乐培训基地,培育黎族竹木器乐传承人。保亭还在10所中小学校内开设黎锦技艺实践课,其中新星中学被列为“海南省非遗保护基地”。

  保亭多个景区内都设置了非遗展区,同时利用三月三、海南七仙温泉嬉水节、登山活动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开展非遗展演和展销等活动,利用现代媒体方式,助推非遗融入大众生活。

  科普环节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包括纺、染、织、绣四大工序。

  纺纱,几把棉花脱籽、抽纱、把纱绕成锭。

  染色,黎族传统的燃料有植物染料、动物染料和矿物染料三种。

  织布,用距织腰机进行织布;腰机简单轻巧,容易操作。

  刺绣,黎族的传统刺绣有单面和双面刺绣两种。刺绣的技术可根据针法和面料分为三个层次,把绣法、色彩、图案三者结合为一体。2006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2009年10月,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原标题:保亭入选第一批全国“一县一品”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