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是中国主要的热带“果篮子”。作为单产全国最高、上市时间最早的水果品种,海南荔枝是琼岛百姓的“致富果”。每年超过18万吨的荔枝从海南走向全国各地的市场,鲜果产值约为20亿元,带动了2万多人就业。
“荔枝产业是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全省90%的种植品种为妃子笑,6月荔枝集中上市。”在1月5日召开的第二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领袖峰会上,海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黄正恩表示,海南荔枝产业面临品种结构单一、产期集中导致销售压力大,随着栽培技术提高,越南等国内外产区的荔枝对海南早熟荔枝市场带来冲击。
如何发挥海南早熟区位优势应对既有挑战呢?调整海南荔枝品种结构成为关键。
“海南需采用杂交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培育出‘特早熟、易成花、好管理、优质、丰产、稳产’的荔枝新品种,而育良种的关键是用好宝贵的荔枝种质资源。”黄正恩说。
荔枝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极为丰富。我国荔枝种质资源主要分布在海南霸王岭地区、广西博白地区、云南元江地区、广东粤西地区等,云南是野生荔枝的起源中心,云南和海南野生荔枝分别独立驯化为特早熟和晚熟品种。
“海南对荔枝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已有101年的历史,目前海南原生荔枝资源圃/荔枝种质资源保护海南创新基地已完成全岛范围内观察记录优异和特异荔枝资源600余份,保存资源400余份。”黄正恩透露,海南荔枝主要保护早熟和特早熟资源,位于澄迈的荔枝种质资源圃内已创制荔枝杂交后代或育种材料5000多份。
海南是荔枝的重要原产地之一,通过对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海南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筛选出紫娘喜等大果型品种,并从无核荔枝中陆续又筛选出低温敏无核荔枝和高温敏无核荔枝,创新用好无核荔枝这一特异种质。随着农业科研机构的接续努力,目前我省已获得了一批大果型、品质优、焦核、有香气的优异种质资源,并从5000多份育种材料中筛选出了27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优异资源。
“我们着力开展特早熟荔枝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已保存特早熟荔枝种质资源25份,成熟期比妃子笑提前30天以上,具有十分显著的早熟优势;筛选出‘桂早荔’等11份特早熟优良株系,‘早荔1号’获得海南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黄正恩透露,为加快荔枝新品种选育和推广,海南已在海口、澄迈、琼海、万宁、陵水等地建设380亩新品种区域性试验基地,同步开展荔枝蒂柱虫光趋避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以新品种、新技术保证荔枝丰产及提高果实商品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