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放矢
有效观展时间控制在90分钟以内
这是一种类似于学生时代“课前预习”的观展方法。博物馆中藏品数量繁多,贸然进入难免会有“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的错觉。幸而我们生活于互联网时代,博物馆对网络形象的建设也日益重视,多数都建立有网站、微博与微信公众号,观众可以提前了解馆内现有展览与具有代表性的藏品。
在了解官方提供的基本信息之外,不妨在参观前根据自身喜好,针对一些必看的“重头戏”展品,规划好参观路径,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观看纪录片或者短视频等方式,进行一定程度的预习。这样,当面对这件展品时,或能够更好地感受其展现的魅力,从而获得额外的情感体验。
在这里需要插入一个概念,即“博物馆疲劳”,是指在博物馆观展过程中逐渐出现的精力耗竭,注意力涣散,认识活动机能衰退和产生疲劳感的现象。一般情况下,60分钟便开始出现“博物馆疲劳”,90分钟,是多数人观展的极限。
而今许多大型博物馆,4至6个常设展厅已是标配。也有一些博物馆里还有学术性较强的大型专题特展,文本体量庞大与展品数量众多。若是一个个展厅或一件件展品全部看完,常常行程尚半,便已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此,提前明确观展重心,规划好参观路径与时间分配便显得尤为重要。
泛观展
地志综合类博物馆可设为旅行第一站
这是一种出外旅行时可以参考的观展思路。一个城市的地志综合类博物馆,对于本地观众,是加强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场域。而作为初到此地的外来游人,不妨将地方志博物馆设为第一站,可以在行程之初,便对当地历史发展、自然资源、地域风俗等方面进行初步的了解。如同观看电影前先过一遍预告片,对剧情梗要和角色分工产生概略的印象,知道讲的是怎样一个故事,有时还能够对观众的旅行规划起到意外的作用。
与此前的有的放矢不同,这是一种“规模撒网,精准捕捞”的观展方式,或称之为:泛观展。在这种思路下,参观展览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在对展览内容的快速浏览中,抓取自己的兴趣点,对后续游览的行程安排提供参考。初来一地,到博物馆,看看这里的城市预告片,不失为这段旅程的打开方式之一。
另一方面,博物馆的固定展览,因为投资大、内容多,更新周期在五至十年不足为奇,对于许多本地居民反而成了一次性的观展体验。如何通过社教活动与馆校联动等辅助方式,让本地观众常看常新,也是博物馆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展览前言与展板文字
看出内行人的门道
如同书籍之序言,进入一个展厅时,对前言部分的阅读,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尤其是在参观针对某一主题的特展时。通常情况下,前言会由主要策展人撰写,并对该展览的主题重点、策展模式、参与机构等等进行一个简短而精要的阐释。可以帮助观众在寥寥数百字间,提取自身的兴趣点,在短时间内高效地组织观展思路。
一般而言,历史或事件专题类展览的展示逻辑通常较为线性,前言部分便会稍作简略,主要起到交代基本情况的功用,一般观众亦可以在参观过程中通过对展板文字的阅读,自行梳理观展逻辑。
博物馆在规模扩大的同时,它的展览边界也在不断延伸,除了文物艺术品特展外,当代艺术,也逐渐地进入博物馆场域。而观看这类艺术性较强的展览,文字部分便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艺术家的表达通常是含蓄、隐晦的,除了作品所展现的审美价值之外,其本身所试图表达的思想内容常常难以被理解。因此,常常有观众表示“看不懂”艺术展。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我们观展时应格外重视阅读展览前言与展板文字。
同时,艺术作品也是非常个人化的。艺术家根据自身的社会背景、生活经历,加以理性思考后,进行感性的、抽象化的创作。而策展人像是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翻译,将艺术语言转化为便于理解的文字语言,在保证专业性的前提下,对展览作品进行阐释。通过前言与展板文字,引导观众进入艺术家的世界,更好地感受展览的故事性。从而为专业观众提供研究方向,令非专业观众引出思考、激发情感共鸣。最终达到通过一个展览,令观众认识熟悉一位艺术家,一种艺术风格,甚至对某些社会问题产生新认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