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网
安徽省桐城市的西南一隅的六尺巷,礼让和谐美名扬
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市的西南一隅,全长100米、宽2米,建成于清朝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巷道两端立石牌坊,牌坊上刻着“礼让”二字。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存,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让墙诗”就出自六尺巷的一段历史典故。史料记载: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书于后寄归。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
2006年11月21日,时任国务委员唐家璇在参观六尺巷后,题辞:“桐城六尺巷,和谐名城扬”。
2007年4月,“桐城文庙-六尺巷”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六尺巷”的典故之所以成为一段历史佳话,源于张家与邻里之间的土地纠纷。 清康熙年间,张英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他老家桐城的官邸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将官司打到当地县衙。县官考虑到两家人都是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 这时,张家人一气之下写封加急信送给张英,要求他出面解决。
张英看了信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他在给家里的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明白其中含义,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
张英,字敦复,号乐圃,安徽桐城人,清朝官员,六尺巷典故主角。 邻居吴氏,历史未载明其身份,一般多认为是经商或读书的平民。
(来源:海南网综合)
本网声明:海南网发布此文仅出于信息分享,并非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不承担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联系我们迅速处理,本网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和摘编,谢谢!
责任编辑:hainan
- 2022年文昌椰子文化旅游节活动举办时间调整
- 文昌航天科普中心定于5月1日起正式恢复开放
- 广汽丰田首款e-TNGA纯电中型SUV bZ4X于4月28日正式预售
- 上汽集团第一季度净利润55.16亿元,同比下降19.44%
- 4月28日广州新增本土确诊病例7例和本土无症状感染者7例
- 1—3月份,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3835.0亿元
- 1—3月份,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068.5亿元
-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9555.7亿元
- 百度获得首批无人化载人测试资质
- 极限三分钟,海信新风空调拯救你的深呼吸
- 一季度,浙江宁波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770.9亿元
- 河南新乡出台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若干政策
-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京完成开舱
- 华为回应手机只能充电到80%:下载手机管家新版本解决
- 孟晚舟担任华为轮值董事长
- 华为研发投入1427亿元,孟晚舟出席年报发布会
- 超值名表个位数起拍,海南黄鸿发涉黑资产拍卖火爆
- 阿里云发布开源社区Apache log4j2漏洞情况的说明
- 薇娅淘宝、微博、抖音等账号被封禁,夫妻先后致歉